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利用航空冰雷达与三维激光雷达,空天院科研人员在甘肃省成功进行冰川透视探测,精确查明典型冰川储量。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相关成果为河西走廊各流域水资源管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航空冰雷达是一种搭载在飞机上对冰川进行透视观测的雷达,通过向冰川发射低频段电磁波,例如P波段或VHF波段,接收冰川表面和冰底基岩的散射回波,经过处理和反演从而得到冰川厚度及储量信息。七一冰川表面数字高程模型
12月20日,记者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在该公司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示范中试基地试运行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海油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风电首席工程师李志川介绍,该装置采用适应海上可再生能源特点以及海水环境的技术打造,额定产氢量为200标准立方米每小时,可用于大规模产氢,制取氢气纯度可达99.999%,能够满足燃料电池、电子工业等应用场景对高纯度氢气的需求。装置将电流处理、电解海水、氢气分离及纯化等核心设备全部集成到5个集装
大约17亿年前,第一个可信的真核生物出现后(根据已知化石),地球生命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进程?多年来,还没有科学家将这一段生命演化史清晰地勾勒出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唐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等联合中外科研单位,通过建立早期地球化石大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等分析方法首次绘制了地球从20亿年前到5亿年前,约15亿年的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历史。相关成果于12月2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化石是记录生命演化的最直接证据。但在5亿年以前漫长的早期地球阶段,生命,尤其是发育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是什么时候
31亿年前,月球磁场强度曾急剧下降,之后一直很弱?我国科学家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基于嫦娥六号月背样品,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在28亿年前发生了反弹。这不仅是人类得到的首个月背古磁场信息,还为认识月球磁场演化过程提供了新认识。相关研究成果2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嫦娥六号玄武岩样品磁场记录揭示28亿年前存在相对活跃的月球磁场发电机。章敏、祁锴贤、石平原等绘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地球液态外核导电流体的运动如同一个“发电机”,其产生的磁场像保护伞一样包裹着地球,屏蔽宇宙
12月19日18时18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组织指挥下,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于山东附近海域圆满完成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四)运载火箭发射任务,顺利将“天启星座”04组共4颗卫星(33星至36星)送入高度850公里、倾角45度的近地轨道。郭金祺 摄“天启星座”是我国首个低轨物联网通信星座,一期计划由38颗卫星组成,目前已发射33颗卫星。该星座具有全球覆盖、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可为全球用户提供“空天地海”消费级卫星物联网数据服务,已广泛应用于林业、农业、应急、旅游、水利、电力、石油、海洋、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装置,该装置结合了磁场和剪纸设计原理,可以远程控制柔性凹陷表面的运动,无需实际抓握即可操纵物体,其能举起和移动易碎物品、凝胶甚至液体。该技术有望在狭窄空间使用,因为机械臂或类似工具无法在这些空间发挥作用。研究成果发布在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一种新型装置将磁场与剪纸设计原理结合起来,远程控制柔性凹陷表面的运动,使其无需实际抓取即可操纵物体。这张图片展示了如何通过对这些磁性剪纸圆顶元片进行多模态操纵,让它们能够举起和旋转装有多色球体的培养皿。图片来源:美国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科技新闻网 深圳科普网 山西科技展教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