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1月9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理学院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团队联手开辟了光电小分子手性组装新途径,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据介绍,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提出了13种阿基米德多面体,以结构复杂而著称。阿基米德多面体一直备受数学家、化学家、材料学家所关注,此类基础性前沿研究可以对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学化工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许多球形病毒衣壳和铁蛋白展现出类似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拓扑结
传统光镊面临着系统复杂、光损伤、操控作用力小、操控颗粒范围窄、仅适用于透明物体等挑战,严重阻碍其实际应用。1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获悉,该院医工所智能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中心杜学敏研究员团队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自主研制出了新型光-电镊原型系统,可实现对不同材质、相态和形状物体的非接触、跨尺度、普适、多功能操控。新型光-电镊原型系统。探索光调控技术新突破2016年,杜学敏团队开始在光-电智能材料和静电镊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基于前期工作基础,研究团队开发出全新的光-电
1月8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我国新发现西昆仑—松潘—甘孜长达2800千米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累计探明650余万吨,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极大丰富了我国锂矿种类,拓展了找矿范围,为锂矿勘查开发提供了新方向和潜力
2024年,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壮举。今年,探月四期后续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的研制工作也将稳步推进。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北京和安徽两地联合开展嫦娥七号科普载荷的研制工作,这个载荷的创意来自长沙的小学生们,它将和嫦娥七号探测器一同前往月球南极,尝试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旗帜在月球上飘扬。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张天柱:我们知道在月球上是真空的,它没有大气,所以很难像地球上一样通过风力使旗帜飘扬。而小学生们的想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旗帜的表面,布置这种闭合的回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牵头研制的智能化零破损气吸循环式粮食烘干机在河北邢台、宁夏石嘴山、山西太原等地投入使用。“该技术的核心是在粮食烘干过程中,让粮食随热风旋转上升,避免了机械撞击,将粮食烘干破损率降低到0.1%以下,实现了粮食烘干过程中的零破损。”1月2日,该技术研发带头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邢福国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能耗降低40%以上“目前,我国粮食烘干技术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仍十分匮乏。因此,我们下定决心攻克粮食干燥的核心技术。”邢福
1月3日,记者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团队提出低能耗电化学碳捕集新策略,有望推动低能耗、高稳定碳捕集技术商业化应用。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氧化还原解耦的电化学碳捕集原理示意图。科研团队供图该研究中,谢和平团队将传统单步电化学反应,转化为电化学-化学相耦合双步反应过程,通过在阴极和阳极上分别进行氢气析出反应和有机还原载体的氧化反应,调节电解液酸碱性,从而实现低能耗、高效的碳捕集过程。据悉,这种双步反应策略在避免氧气干扰系统的同时,也提升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科技新闻网 深圳科普网 山西科技展教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