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普网

重走路上谈感悟 坚定信念再出发

作者:科学导报 发布日期:2022-07-27 浏览194次

  在庆祝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山西省科协组织开展了“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山西省科技工作者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之路“系列活动,共有300余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随行媒体记者采访了企业、农村科技人员,以及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的农技人员,他们表示: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践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在科技创新和科普宣传中锐意进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卫三平.jpg

  卫三平:扎根水土绘蓝图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似捡破烂的,仔细一看水保站的。”业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来描述水保人。7月7日,记者在吕梁市兴县观澜酒店大厅内采访了吕梁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卫三平,聆听他扎根黄土地,为水保工作奉献青春的往事,细细品味,无不为之动容。

  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工程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前期工作中,卫三平带领水保科技人员冒严寒战酷暑实地踏勘、选址、测量、勾绘,在基层一待就是十天半月。每天随便吃点一早出发,车辆送到沟口或山下,背上工具步行上山或钻沟,观测记录地形地貌、植被群落、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类型质地、经纬度、海拔,勾绘小班,标注村庄、公路等重要设施以及水土流失形式、强度等,有时候还要挖土壤剖面,采集土样。为节省时间,一般中午就近在老乡家里吃点便饭,下午继续工作,天黑返回驻地。晚饭后还要称量土样、测定土壤水分、补充完善记录资料、把影像资料导入电脑并分类标注。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但更多的是收获后的快乐和满足。

  在吕梁市文峪河水利服务中心工作期间,卫三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着力推进灌区水利设施建设,切实补齐水利工程短板,为文峪河灌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紧紧抓住国家“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契机,组织编制了“文峪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为文峪河灌区现代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

  文峪河灌区灌溉试验站始建于1978年,是吕梁唯一的灌溉试验科研单位,条件十分简陋,远远不能满足灌区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面对这种科研状况,卫三平带领科技人员多次赴省中心灌溉试验站考察、学习,并积极争取科研经费30多万元,对试验基地气象观测站、实验室、灌溉渠道以及观测设备等进行了更新和改造提升。在组织完成气象要素观测、灌区灌溉农业年度基础数据采集、灌区大田土壤墒情测报、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基础上,主持开展了“春玉米灌溉预报试验研究”“低耗水玉米品种遴选及节水灌溉技术模式试验”“畦田灌水技术参数测试研究”等科研项目。针对科技人员能力不足问题,多次派科技人员赴呼和浩特、桂林、太原等地参加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举办的专题培训并亲自示范。40多年的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却散落在各个破旧的文件柜中,一旦遗失或破损,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卫三平立即组织科技人员抓紧时间对历年试验资料进行抢救性整理,按年度分类归档、整编成册,并开展资料分析总结工作,充分挖掘试验研究成果,指导灌区实际工作,使试验站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两次被省中心灌溉试验站评为“灌溉试验工作先进集体”,3名科技人员评为优秀工作者,跻身全省灌溉试验工作第一方阵。

  《科学导报》记者 杨洋

梁浩.jpg

  梁浩:科普教育前行者

  2016年至今,连续六年无偿在离石区信义示范小学开设机器人社团,累计为400余名乡村留守儿童提供了动手实践和编程教育体验课程。2019年至今,连续3年在石楼县多所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深度贫困县的近3000名中小学生接触到智能编程设备……别看这位“90后”年纪不大,却已在吕梁贫困山区默默耕耘了七八年,开启了数千名学生学、爱、用科学的浓厚兴趣,他就是吕梁市乡村振兴十佳科技工作者、吕梁开路教育机器人有限公司教师梁浩。

  梁浩与机器人结缘始于2013年。当时,他在读大四。每次回家乡,经常听到一些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差。“我要让山区的孩子也有实践科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经过深思熟虑,梁浩坚定了走科普启蒙教育的道路。

  近年来,随着梁浩团队“科技进校园”机器人编程公益课堂科普活动不断深入,这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教育活动在石楼县已逐渐成为一项有影响力的青少年科技品牌竞赛活动,已成为石楼县“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有力抓手。“如何把知识讲解得让学生们能听懂、会操作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梁浩说。离石区信义示范小学开设机器人社团,上课过程中,由于社团学生涵盖年级不同,大部分孩子以前只是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对这些创新内容没有太多的接触。梁浩采用4~5人小团队共同合作,高年级帮扶低年级学生,让他们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认知。课堂上通过对生活中的东西进行智能化改造,让孩子们体会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近年来,梁浩指导并组织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科技创新大赛活动。2018年8月荣获中国赛区华东地区公开赛机器人赛小学组二等奖;2018年8月荣获国际奥林匹克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中国赛区选拔赛小学组WER-J普及赛一等奖;作品《无人型清淤船》2018年9月荣获山西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小学组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奖;2018年12月荣获吕梁市首届机器人竞赛二等奖。

  《科学导报》记者 马骏

王海荣.jpg

  王海荣:当好百姓“田管家”

  “前几天,由服务站组织,山西农大高粱研究所郭瑞峰等一行4人组成的特派员来我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对我村设施蔬菜基地、露地种植户进行了技术指导。一周后,我们又邀请病虫害防治专家开展了无人机病虫害防治培训,专家对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实地指导。”7月11日,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严村蔬菜协会会长、吕梁科普惠农中心服务站严村站站长王海荣向记者说。

  王海荣从事科普惠农服务14年,仅严村一个村,科普惠农服务站培训班受训受益群众就达3000余人次。2020年,他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5项,通过农民与专家面对面、农业与科技零距离等方式,让众多农民从中受益。去年以来,他挖掘吕梁的传统文化,引进“葫芦博物馆”,开辟农耕文化劳动教育基地,设置学生农作物科普认知、采摘、育种科技教育课程,开展科普研学,产业融合发展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王海荣不仅对瓜果类有研究,在核桃、蔬菜栽种等方面掌握了多种技术要领。十多年来,他忙于奔走乡里村外,走家串户做技术、物资、信息等服务,先后动员村民成立了蔬菜协会、蔬菜合作社,重点培养科技示范户来影响和辐射带动更多的种植户。同时,他带领村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不断优化品种,改进品质,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推广新技术新标准,推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在种植蔬菜的同时,先后从河北、辽宁引进草莓、甜瓜等优良品种。采用山东寿光大棚膜双层覆盖,通过光、温、水、肥、气生态管理技术,平均单棚收入3万元,最高可达5万元。

  科普搞了多年,王海荣感觉现有产业比较单一,传统资源孕育巨大潜力。今年,他又给严村引进吕梁葫芦非遗文化传承人、吕梁十大科技工作者刘振,建立起“葫芦博物馆”,作为吕梁市的一个科普研学基地。“今年我们依托蔬菜大棚观光采摘,结合葫芦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实现项目的融合发展。”

  近几年,王海荣先后被评为吕梁市“农村拔尖实用人才”“优秀科普志愿者”等称号,获得山西省“十佳科普志愿者”、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等诸多荣誉。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他希望通过科学的设计、科学的理念,来提高农业的效益。通过打造产业样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科学导报》记者 武竹青

刘振.jpg

  刘振:徜徉葫芦“大世界”

  葫芦者,福禄也。葫芦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赏玩者众多,为大儒名家所推崇。据考证,人类种植葫芦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葫芦也不例外,它是艺术品,也是很好的远古文化传承的载体。“我的父亲也是一名老手工艺人,我从事这项是耳濡目染,慢慢的自己也喜欢上这个,以前没有平台和条件去研究这些,现在生活富裕了,网络平台资料大量涌入,给了我开葫芦博物馆的信心。”说到博物馆,刘振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着他跟博物馆的渊源。

  从喜欢到爱好、从爱好到特长、从特长到专业,刘振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在传统文化和科技进步之间反复摸索,直到儿子问起刘振,“那是不是给葫芦里放个小朋友就能叫葫芦娃了?”从这个时候起刘振才开始思考创新和传承的关系

  2021年,博物馆从刘振脑袋里跳到了现实生活。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由一个种植展示棚、五个展室、一个外廊展区七部分组成。现有藏品8000余件,以传承中华文明,挖掘、保护非遗文化产品及其技艺为己任,主要开展葫芦种植,葫芦创作技艺传承,葫芦文化收藏、展览、研究等活动。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馆中陈列着的葫芦,更多的是那些通过场景性彩陶故事讲述的葫芦文化。边看边听,极富趣味。

  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创新。在葫芦种子培育方面,刘振进行科学杂交、适度干预,让葫芦长出形态各异的造型,极大地丰富了葫芦的文化内涵,其商品附加值也水涨船高,一件葫芦产品卖到数千、上万元不足为奇;为了更好地植入新时代文化元素,刘振通过刻、烙、雕、镂、蚀刻等技法,将花鸟虫鱼、人物景色等各式图案付之其中,普通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了艺术品;结合传统节日、红色故事、民俗故事、十二生肖等都可以将其艺术化地运用不同技艺展现在葫芦上,今年春晚流行的二十四节气也给了刘振很大灵感,将传统的东西配套创作,能够展现出更全面、更厚重的文化内涵。

  在保留传统内涵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现代消费相结合。刘振制作开发了乐器、酒具、茶具等各类与葫芦有关的文创产品。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人群,将来可以围绕打造高端的、定制化的手工观赏葫芦、中端的文创产品、低端机器加工葫芦的发展模式,有效增加乡村就业、提振乡村经济、服务乡村振兴。

  说到对未来规划,刘振信心满满:“我想更深入挖掘葫芦传统文化,共同开展葫芦观光、工艺体验等文旅休闲项目,形成特色产业链,既走‘数量型’也走‘质量型’,提升创造力、提高产品力、让葫芦的路越走越宽,也让我们乡村发展的路越走越宽!”

  《科学导报》记者 刘娜

刘笑.jpg

  刘笑:“草帽大学”纾民困

  身材瘦小,脸庞黢黑,头发凌乱,衣着朴素。见到刘笑时,他正与一群科技工作者围坐在一起侃侃而谈,尤其是谈到旱作农业时,更是眉眼生喜,滔滔不绝。7月7日,在“科创中国”兴县行动活动现场,记者与柳林县“草帽大学”发起人刘笑不期而遇。这位年近六旬的科技老兵,看上去依旧干劲十足。

  说起刘笑,颇有些来头:全国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首届杰出青年农民、全国科普带头人、党的十七大代表、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刘笑凭什么荣誉等身?半辈子不离不弃扎根山区,研究集雨抗旱技术,发明了9项农技、农艺、农机抗旱专利,技术推广面积过亿亩。

  刘笑用半辈子时间研究抗旱技术,立志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在干旱少雨的吕梁山上

  尝试用地膜种植西瓜。通过不断的实验、总结、修正,他把原来80厘米的地膜加宽到2米,一膜两沟三垄四行,集雨效果越来越好,一举成为当地有名的“西瓜大王”;他发动农民在田间尝试“立体种植”,瓜地里套种西红柿,收获后再种一茬大豆,是三笔收入;他钻研抗旱技术,“旱地水作物全封闭种植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旱地保水柔性膜体结构材料”等11项技术和器械,先后获得国家专利;他发明的这些抗旱实用技术,使全国很多寒旱之地收成大增;他曾东上太行、西渡黄河,完成上千亩旱地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2019年,刘笑从县科协主席、县政协农工委主任岗位上退休。由于求教技术的农民太多,刘笑为了方便交流,建立微信群,取名“草帽大学”。“草帽大学”群一建立,人数很快达到500人的上限。“草帽大学”成立以来,全国各地都有人加入其中,刘笑每天晚上都要抽出4个小时,集中向学员们授课,便捷高效的手机网络和针对性教授,立竿见影地解决了上千条旱区农民种植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群内交流信息达到10万条以上。2019年、2020年,“草帽大学”直接指导近20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多户旱区农民,在冬春连旱的大旱之年,成功种植了1200余亩旱地无公害西瓜、甜瓜、西红柿,使350个贫困户户均收入达到2万余元,人均收入5000余元,走出了一条依托宽膜集雨技术,实现旱区农民一年两季稳定脱贫、再不返贫的新路子。

  去年的六月初至九月下旬,柳林县连旱四月,有效降雨不到60毫米,比正常年份偏少60%,旱情七十年不遇,60%的玉米田减产绝收。但旱椒在宽膜保护下,仅靠保住的墒情渡过了四个月的干旱,肥力较高的地块单株成椒700以上,最差的也成椒100以上。平均单果重1.4克,高产株单果3克,单株产量达2斤以上。大旱之年,产量依旧能大。“今年吕梁山上种植了西瓜3000亩,朝天椒也从去年的5000亩发展成了10000亩,相信今年一定会有更好的收成。”对“草帽大学”的未来,刘笑信心满满。

  《科学导报》记者 王小静

郝瑞霞.jpg

  郝瑞霞:守护健康勇担当

  6月15日,记者来到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村,见到了忻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郝瑞霞,她在过去的这几个月内,负责忻州全市的新冠肺炎患者隔离工作。

  郝瑞霞说道,“面对复杂的世纪疫情,同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的变异株较量,我在治疗病人的同时,每天严查防护用品的使用,以及开展频繁的消杀工作,我也必须保证我们团队医护人员的安全。”

  从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郝瑞霞一直从事护理工作。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因表现突出,获得了“忻州市五一劳动奖”。在22年的护理生涯中,她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扎实工作,深钻业务,努力发挥特长,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抗疫开始的第一刻起,郝瑞霞就用最快的速度让隔离病房进入备战状态,力求让每一位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并且要确保进入隔离区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能做好严密的个人防护。

  怀着一颗爱心,热心对待每个患者,使患者得到了亲切周到的护理,受到了领导和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2011年、2012年、2013年,郝瑞霞连续三年获科室优秀护士称号。2020年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于10月获得山西省抗疫表现突出嘉奖。2022年,郝瑞霞又一次投入抗疫一线,守护着新冠肺炎患者平安归来,以一贯严谨的作风与专业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护理。

  《科学导报》记者 王小静

韩跃龙.jpg

  韩跃龙:结缘珠算扬国粹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此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15日,在“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山西省科技工作者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之路”系列活动忻州站活动现场,忻州市珠算协会会长韩跃龙向记者介绍说。“1992年,珠算协会成立,我当时在财政部门工作,便具体参与了这项工作,没想到一干就是30年。”韩跃龙向记者介绍,珠心算是珠算的创新发展和升华,通俗讲“珠心算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人工智能出现之后,强力挑战着已有的知识体系。在大型计算机面前,珠算的运算功能和传输方式已经显得落伍,但是它背后所承载的人文精神,人工智能却不能取代。少儿珠心算教育,就是本着“良工式古不违时”的理念,传承珠算文化这颗生命种子。它不以挤占其他课程为代价,而是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在各种现代计算工具十分普及的今天,许多人片面地认为珠算仅仅是一种计算方法,而忽略了它作为思维训练的巨大优势。”韩跃龙说,珠算采用双手拨珠的形式,注重双手的配合和协调,使孩子们左右脑同时得到开发,是开发智力的很好途径。去年,忻州市珠算协会重点巩固珠心算教育基地,吸收6个县的神墨机构为忻州市珠算协会会员,并开辟了珠心算培训基地,大力支持幼儿珠心算培训工作,积极调动珠心算教师积极性,全年珠心算在学人数达300人。

  如今珠算教学在许多幼儿园和小学已经普及开来。“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认为传承珠算文化的责任很重。”韩跃龙说,未来,要做好珠算的保护、传承和延续。还要身体力行地推动珠算的普及宣传,让更多人知晓并认可这一国粹。

  《科学导报》记者 郭亚妮

胡存喜.jpg

  胡存喜:农技推广润民心

  用8年时间全面更新岢岚作物品种,使各类作物优种率达到80%以上;创造晋西北高寒山区地膜覆盖玉米亩产910公斤新纪录,累计增产粮食1000多万公斤……这些“超级数字”同扎根在忻州市岢岚县农技推广一线 40载的胡存喜紧紧联系在一起。

  胡存喜本是岢岚县农业农村局原总工程师,每天土里来、土里去,总是“灰头土脸”的样子,于是就有人这样调侃,“远看像个掏炭的,近看是个要饭的,过来一打问是农技推广站的。”但胡存喜听着却并不在意,他说:“只要让农业技术惠及到农民,真真切切地让农民致富增收,身体苦点,心不苦就行了。”

  1987年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胡存喜负责收集整理岢岚全县的技术资料,编写了《岢岚土壤志》,摸清了岢岚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土地的结构特点,针对性提出了增磷促氮的耕地施肥方针,可在当时,农民并不理解。1989年开始,胡存喜负责全县优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同样农民对新品种的种植也充满着抗拒。

  胡存喜无奈,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给农民讲解,一次又一次地做给农民看,一点一滴地让农民放心。他在耕地面积比较集中的地方种植试验示范田,开展机械化作业;他将脱毒马铃薯种子、油料种子免费分发给农民进行试种;他还不厌其烦地围绕农作物产量如何高产、农民春播春耕时关注的问题等进行授课讲解。

  就这样,围在胡存喜身旁的农民多了,信任胡存喜的农民开始尝试新技术、种植新品种,胡存喜久久为功的努力得到了些许安慰。

  岢岚全县脱毒马铃薯播种面积由原来的零增加到了4.5万亩,占到了全县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87%,并建成了以掌头村为基地的脱毒马铃薯繁育体系,解决了全县的供种难题;1991年推广的油用葵花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余亩,创造了全县油料总产历史最高水平,并建成了杂交油葵生产基地。

  1992年岢岚全县引进种植的英国红芸豆,经过近15年的推广发展,成为了岢岚县域的一张亮丽名片,每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年产1.5万吨。2005年,农民仅出售红芸豆一项,总收入就达到了4200万元。

  《科学导报》记者 张娜 王文君

任雅静.jpg

  任雅静:挑战自我攀新高

  “世界上可能很多人从事的工作与最初的梦想南辕北辙,我认为这样才有挑战性。‘人生无处不舞台’只要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事我都愿意去做,并且尽全力做好。”6月15日,记者在山西省科协组织的“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科技工作者忻州岢岚之行的活动中遇到忻州市水利局科技工作者任雅静,她如是说。

  她是负责求实的水利工作者。

  2001年,任雅静来到忻州市水利局工作,多年来她一直从事着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进度的报表、统计工作。2018年,任雅静又加入了忻州市水利学会。

  舞蹈专业毕业的任雅静,性格活泼开朗。刚参加工作时,面对枯燥的数据、繁琐的统计,觉得单调而乏味。一次开会时,有位领导讲了水利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数据是水利工作的核心,只有用准确的数据作支撑,才能为水利建设提供有效依据。所以,统计工作一定不能马虎。”正是这位领导的话触动了她,从那天起,任雅静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渐渐进入了角色——努力学习,熟悉业务,并在业余时间考了馆员。

  她是魅力四射的专业舞蹈者。

  作为忻州市体育舞蹈协会副会长、忻府区舞蹈家协会秘书长,任雅静还经常组织舞蹈协会的成员们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大力开展舞蹈作品创作。2021年根据区委、区政府文化惠民工作要求,任雅静及舞蹈协会的成员们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聘请专业舞蹈老师编排了《你好忻州》广场舞,在全市范围内巡回演出。

  她是热爱家乡的美丽宣传者。

  作为土生土长的忻州人,任雅静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在她的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她在忻州古城、芦芽山、滹沱河等忻州名胜古迹中翩翩起舞的身影。

  任雅静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她动员舞蹈协会的会员们以短视频、抖音、快手、新闻速写等形式,运用新媒体,创作了一批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优秀作品,来宣传忻府文化,讲好忻府故事。

  《科学导报》见习记者 隋萌


  樊秉更:求真务实保水土

  7月7日,记者见到了时任吕梁市水利局水保技术推广站站长、正高级工程师樊秉更。许是长年在户外工作的原因,樊工面色黝黑,却神采奕奕。

  吕梁市地处晋陕峡谷东岸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这里曾经沟壑纵横,缺林少绿,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

  20世纪90年代初,樊秉更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吕梁水利局,一次老局长带他到中阳县下枣林乡,向到吕梁参加现场考察工作的领导汇报时说:“吕梁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山区面积占到90%以上,可以说吕梁贫困在山,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近年来,我们在贫困山区进行水土保持建设,探索出有效的治理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山顶戴帽子,山腰衿带子,沟底穿鞋子。”这种有效的治理模式,深深印在樊秉更内心深处,引起他浓厚的兴趣。

  此后多年,樊秉更持续研究并深入探索,在初步治理的基础上,将老局长提到的治理模式进行改进,大力实施了旱井集雨微灌工程,硬化通向梯田道路,在淤地坝下游实施坝滩联治、兴建排洪渠等配套系列工程,形成了水土流失高效综合治理新模式。

  樊秉更说,三川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位于吕梁市中西部,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生活水平落后的地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他和同事们探索完成了四种淤地坝除险加固新模式:一是将浆砌石溢洪道改为混凝土溢洪道,二是建设竖井式溢洪道,三是修建溢流堰低于设计淤积高程的溢洪道,四是采用顶管穿越法修复水毁涵洞。2020年10月20日,山西省水利厅在柳林县召开现场会,推广这四种模式。

  采访快结束时,樊秉更感慨地说:“我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从事的水保工作,《水保美》正是多年情感的投入,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抓铁有痕’,我只要认准的事就紧紧抓住不放,持之以恒,定要抓出成效来。”

  《科学导报》见习记者 隋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