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穿越千年,看古人怎么过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杜牧
清明节气的到来
意味着“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自然界阳光明媚
草木萌动、百花盛开
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么
大家清明都会做些什么呢?
先跟小编来看看
清明的传统习俗吧!
祭扫
上坟扫墓,祭拜祖先,这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一般会到坟前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上香燃纸钱,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古人经常在清明踏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时节。
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常见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 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于祭祀,到了现在, 它也成为了清明节最受欢迎的美食。这一天吃青团,有生活甜蜜、福气满满的美好寓意。
蹴鞠
传说“蹴鞠”是为训练军队而发明的一项活动,唐代时,“清明蹴鞠”已十分流行。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
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荡秋千历史很古老,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行,最早叫千秋,后来为了避忌讳,才改为秋千。古时候的秋千,一般用树枝作为架子,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放,在古人看来,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灾病写在纸上,放高了再把线剪断,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除病消灾,给人带来好运。
行人折柳寄相思
又见春风换故枝
清明时节
跟小编一同
回顾古人的足迹
感受这份
深厚的历史韵味吧!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