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预计今冬全国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至偏高

2025-10-31

“10月以来(截至10月29日),全国平均气温11.1℃,接近常年同期,呈现出‘前暖后冷’‘北冷南暖’的特征。”31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11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高荣介绍说。高荣表示,10月以来,我国冷空气活跃度较9月增强,共出现三次冷空气过程,接近常年同期,强度均属一般。其中,16日至21日过程相对较强,导致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温8℃至14℃,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出现雨雪天气。季节进程监测显示,目前北方大部地区已进入冬季。与常年同期相比,我国多地入冬时间呈现显著差异。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西北地

什么样的科学家能上太空

2025-10-31

10月30日上午,出征在即的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亮相。三名航天员中,一张衬着金边眼镜的白皙面孔引起不少关注。这是拥有博士学位,已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的张洪章,他即将成为继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之后,我国第二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有人问,什么样的科学家能上太空?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能上天的科学家,一定是“科研能力+航天适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一问:科学家在太空干什么?庞之浩说,科学家一般是作为载荷专家上天工作。他们具备特定专业领域背景,通过两年

我国将严肃整治利用App开展非法金融活动问题

2025-10-31

记者10月31日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严厉打击利用App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题会议,强调要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严肃整治利用App开展非法金融活动问题,坚决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会议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严厉打击利用App开展非法金融活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风险新情况新特点,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坚决扛起责任。会议要求联席会议有效发挥综合协调平台作用,加强部署推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各相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深入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灾害天气对粮食产量影响总体可控

2025-10-31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10月31日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农业生产遭遇不利天气影响。9月份以来,河南、山东等黄淮海地区出现多年少见的持续阴雨天气,对粮食生产带来不小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密切跟踪研判形势变化,支持地方积极做好灾情应对。同时,畅通收购收储渠道,切实稳定粮食市场,力争把灾害对粮食生产、农民收入的影响降到最低。经过努力,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秋粮生产具有较好基础、正在陆续收获。从各方面反映情况看,灾害天气对粮食产量影响总体可控,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为何秋冬季易发生PM2.5污染过程?

2025-10-31

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今年秋冬季以来首次PM2.5污染过程。为何秋冬季易发生PM2.5污染过程?本次污染过程预计何时能结束?北京生态环境部门进行了解答。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介绍,10月27日起,京津冀区域出现强逆温、高湿度、强辐合、偏南风的不利扩散条件,发生一次区域性污染过程。在偏南风的持续作用下,区域传输叠加北京本市积累,北京的PM2.5浓度迅速升高,由28日上午的1级优快速上升,28日傍晚开始达到4级中度污染。为何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易发生PM2.5污染过程?北京生态环境部门介绍,主要原因是秋冬季易形成静稳、逆

11月,一批新规将施行

2025-10-31

无需再跑车管所,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全业务数字化办理;明确国家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对瞒报网络安全事件造成重大危害后果的运营者依法从重处罚……11月起施行的这些新规,一起来看!

5.5亿年前在海底打洞竟改变地球环境与生命演化

2025-10-31

5.5亿年前,一些动物在海底沉积物中不经意的“三维探索”,极有可能导致第一次埃迪卡拉生物群灭绝事件的发生。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化石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这项发现为理解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间生态系统的重大转型提供了关键行为学证据,相关成果10月30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距今约5.39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是目前已知地球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生态系统变革。这一时期,后生动物已不满足于海底表面的二维活动,开始向沉积物深部进行三维探索。而这种“

首个超高分辨率分布式量子传感网络问世,为精密测量技术发展开辟

2025-10-31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量子技术中心团队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成功构建了全球首个具备超高分辨率的分布式量子传感网络。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标志着量子传感技术向实用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为下一代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分布式量子传感器示意图。图片来源:KIST精确测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在生物成像、半导体缺陷检测以及深空天文观测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传感器技术长期受限于“标准量子极限”,难以在精度和分辨率上进一步突

特殊引力波事件指向“第二代黑洞”存在

2025-10-31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参与并合的黑洞不仅展现了异常的自旋特征,还可能是人类首次观测到的“第二代黑洞”。这一发现为揭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现象提供了新线索。双黑洞合并示意图。图片来源:澳大利亚威本科技大学双黑洞合并示意图。图片来源:澳大利亚威本科技大学双黑洞合并示意图。图片来源:澳大利亚威本科技大学2024年10月11日探测到的首个并合事件(GW241011)发生在约7亿光年

新方法能更精确计算大分子间范德华力

2025-10-31

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科学家对以往计算分子间作用力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新方法在计算大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时更加精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范德华力作用于大分子(艺术示意图)。图片来源:维也纳理工大学从壁虎爬墙,到氮气在-196℃时液化,许多日常现象都离不开范德华力的作用。范德华力的精确计算在材料科学、药物研发等领域至关重要。无论是理解药物在片剂中的结晶过程,还是评估材料储存氢能的能力,都离不开对分子间作用的准确模拟。然而,这种分子间微弱的作用力一直难以精确计算,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常常相互

备受争议的猫屎咖啡究竟特别在哪

2025-10-31

在印度西南部郁郁葱葱的罗布斯塔咖啡园里,一种神秘的小动物正悄悄参与着世界上最昂贵咖啡的诞生。它叫椰子猫,也叫麝香猫,外形像猫又像浣熊,昼伏夜出,偏爱成熟的咖啡果。它吃下鲜红的咖啡果,果肉在体内被消化,而坚硬的咖啡豆则原样排出体外。这些从粪便中采收、清洗、烘焙后的咖啡豆,就是大名鼎鼎的猫屎咖啡,每公斤售价常常超过一千美元,被称为咖啡中的奢侈品。本研究中庄园里成熟的罗布斯塔咖啡果实。图片来源:《科学报告》这听起来让人皱眉:从动物粪便里捡出来的咖啡,凭什么这么贵?它真的比普通咖啡更好喝,还是仅仅因为猎

星空有约|“超级月亮”、狮子座流星雨极大等将亮相11月天宇

2025-10-31

年度最大满月、月掩昴星团、狮子座流星雨极大、天王星冲日、土星环再度“消失”……11月“天象剧场”好戏连台,不容错过。“超级月亮”来了。11月5日21时19分月球将达到满月的状态,这是全年最接近地球的满月,因此也是年度最大满月。“当晚,如果天气晴好,喜欢赏月的朋友不妨走到户外好好欣赏一番。”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说。11月6日,月球将会从明亮的疏散星团——昴星团正前方经过,遮蔽昴星团中的若干恒星。当晚,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使用望远镜观察和拍摄。11月13日日出前,月球和恒星轩辕十四将会近距离相伴,

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遇见“会思考”的玩具

2025-10-31

新开业的浙江义乌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是大麦花篮的海洋,涌动着“大卖”的祝福。“我们这里和传统商贸城不一样,科技感更强,大家更注重打造品牌和IP,也更拥抱零售。”全球数贸中心一家潮玩店店长倪文娜说。放下手中的原创IP盲盒,她举例说:“‘世界义乌’商贸大模型能帮我们把握市场趋势,‘小商AI名片’解决了和不同国家客户沟通的难题。”在义乌,将科技融入生意的商户越来越多。不少商户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借助AI分析各国文化偏好,推出更精准、更对路的新产品。10月14日,两名外籍客商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体验AI翻译互动屏。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2025-10-31

记者30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日前通过工艺验收。这是我国第一个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也是亚洲第一个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储存环加速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验收专家组认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领先水平,实现了我国同步辐射光源的代际跨越,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将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有力支撑。专家组同意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就像一双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眼睛”,建成后

你好!神舟二十一号乘组

2025-10-3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指令长 张陆航天员 武飞航天员 张洪章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合影

居家适老化改造,如何改到老年人心坎儿上?

2025-10-31

老有所养,事关民生福祉。2025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逐步增强。当前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如何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让老年人从“安居”走向“优居”?“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居家适老化改造成效初显铺设防滑垫、更新老旧电线、加装智能马桶和扶手,家住浙江省杭州市和睦社区的80岁居民王渭英家里今年迎来大变样。“改造后真是安全又方便,心里踏实多了!”王渭英由衷感慨。近年

1吨旧手机能提取约200克黄金?你家的闲置手机可以这样处理→

2025-10-31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手机产量达9.61亿台,其中智能手机产量7.58亿台。在产量持续走高的同时,废旧手机存量也同步攀升。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估算,我国年均产生废旧手机超4亿部,约60%被消费者留在家中,不足40%流入市场,而通过正规渠道处理的比例,仅占总量的5%。全国年均产生废旧手机超4亿部回收率低生活中,因回收价格未达预期,不少消费者选择将旧手机闲置。原价5000多元的手机,因型号老旧,回收报价普遍仅几百元,这样的价差让多数人打消了出售念头,“留着当备用机,也比卖这点钱划算”成了不少人的选择。除了回

全球首张!我国项目获颁“非生物来源可再生燃料氨”国际认证

2025-10-30

29日,记者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获悉,由其开发的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正式通过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系统(ISCC EU)审核,获颁全球首张“非生物来源可再生燃料氨”认证证书。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储氨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供图)据了解,此次认证中的“可再生”属性,指项目所产的绿氨完全由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备;“非生物来源”则区别于传统利用秸秆、沼气等生物质原料制氨方式,特指通过“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氢合成氨”这一全流程工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将于今日9时10分召开

2025-10-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定于北京时间10月30日上午9时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任务有关情况。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0-30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这些保存在约5.5亿年前地层中的遗迹化石表明,复杂的动物行为对海底环境的改造比原有的认识提早了近一千万年。这项发现为理解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间生态系统的重大转型提供了关键行为学证据,相关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距今约5.39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记录了地球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生态系统变革。这一时期,后生动物发生

“创新积分制”2.0来了!

2025-10-30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实践后,在进一步优化核心指标的基础上,10月29日,科技部官网发布《“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2.0版)(全国试行版)》(以下《指引》),意在发挥“创新积分制”作为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为科技赋能的政策效能,推动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创新积分制”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帮助金融机构等主体更加精准地识别企业科技创新属性,从而引导各类资源向科技型企业聚集。随着各地“创新积分制”深化应用,为进一步了解实施进展、问题和成效,科技部组织开展的“创新积分制”专题调研发现,还存在部分指标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指标

教育部公布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2025-10-30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共有“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47项竞赛进入名单。此次公布的名单是按照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2022年印发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由主办单位自主申报,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公示和复核等程序后最终确定。入围竞赛的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5年10月至2028年8月,在此期间每学年举办不得超过1次,累计不超过3次。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和高考加

1吨旧手机能提取约200克黄金?你家的闲置手机可以这样处理→

2025-10-30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手机产量达9.61亿台,其中智能手机产量7.58亿台。在产量持续走高的同时,废旧手机存量也同步攀升。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估算,我国年均产生废旧手机超4亿部,约60%被消费者留在家中,不足40%流入市场,而通过正规渠道处理的比例,仅占总量的5%。全国年均产生废旧手机超4亿部回收率低生活中,因回收价格未达预期,不少消费者选择将旧手机闲置。原价5000多元的手机,因型号老旧,回收报价普遍仅几百元,这样的价差让多数人打消了出售念头,“留着当备用机,也比卖这点钱划算”成了不少人的选择。除了回

在家门口享优质服务!我国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

2025-10-30

设立“一站式”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对接转诊服务、进行健康教育……国家卫生健康委29日公布的《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更好地在城乡社区为群众提供系统、连续、优质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聚焦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27年,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慢性病患者对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逐步提高;到2030年,慢性病系统连续服务模式在基层广泛应用,服务惠及人群进一步扩大。整合基层慢

神舟二十一号发射在即 各系统准备就绪

2025-10-29

今天(29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并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早上8时30分许,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总台央视记者 李昊:全区合练是一场“全系统+全流程”的检验,是任务发射前的重要环节。合练结束后,系统参数和流程基本锁定,这也意味着发射进入了“倒计时”阶段。通过合练,验证了火箭、飞船、发射场、测控

我国自研核用富集硼酸在“华龙一号”规模化应用

2025-10-30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用富集硼酸正式交付广东陆丰核电5号机组。这是继2024年11月在阳江核电3号机组、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运行期间小批量示范应用后富集硼酸国产化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向新建“华龙一号”机组的批量供货,标志着国产核用富集硼酸供应链已实现自主可控,中国在关键核用化学材料研制领域又迈出坚实一步。富集硼酸是通过同位素分离技术将硼-10丰度由天然不足20%提升到96%以上的特殊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吸收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产生的部分中子,通过化学方式补充控制堆芯的链式反应,是确保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关键化学材料。由于

AI理解物理规律又有新进展!成果登上权威期刊封面

2025-10-30

发现自然规律、揭示数学结构是物理科学的核心追求。如何让人工智能直接从观测数据中“归纳”自然规律,已成为人工智能与物理学交叉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针对现有符号回归算法在可解释性与可扩展性上的瓶颈,在丘成桐领衔下,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副教授周源与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电子工程系副教授马剑竹合作,提出了一个能够从观测数据中自动推导出空间物理规律的神经符号模型——PhyE2E(Physics End-to-End Symbolic Regression Framework),其将大语言模型与物理知识相结合,建立了一个能够端到端生成、分解并优化物理公式

这种常见水果,真的与近百种药物“相冲”吗?

2025-10-30

近日,正值上市时节的水果“西柚”登上热搜,原因是它竟和近百种药物的药效冲突。据称,食用这种水果后,会导致超过85种药物的有效成分难以在体内正常代谢,从而引发药物浓度积聚过量,对多个脏器造成损伤。为什么西柚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冲掉”如此多药物的药效?西柚中究竟有什么物质会抑制药物代谢?普通人食用西柚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权威专家。一问:“维C之王”为啥角色大反转?西柚因能提供丰富维生素、高纤维、钾等营养物质,一直被认为是非常健康的食品。它的维生素C含量堪比猕猴桃,抗氧化

谷歌宣布重启一核电站为AI基础设施供电

2025-10-28

美国谷歌公司27日公布一项计划,将重启位于艾奥瓦州一座核电站,为其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供电。这表明,美国科技巨头正在拓宽为AI基础设施供能渠道。根据谷歌与美国新纪元能源公司联合发布的新闻公报,双方宣布已于2020年关闭的杜安·阿诺德能源中心将于2029年重新投入运营,“以帮助满足谷歌在艾奥瓦州不断增长的云和AI基础设施方面的电力需求”。双方已签署一份为期25年的电力采购协议。公报还说,随着美国进入由AI驱动的创新与机遇的新时代,此项战略合作旨在助力谷歌以负责任的方式满足其业务增长需求。除最新公布的这一合作计划外

神舟二十一号进入发射倒计时 任务标识是这样诞生的

2025-10-28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24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以航天员头盔图案设计的标识,里面又藏有怎样的星空?2024年11月,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一间工作室里,灯光常常亮到凌晨。一群师生正为国家载人航天任务标识设计紧张创作。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4级设计学研究生董恬提交的第一稿,还带着强烈的动态线条与倾斜构图,试图用视觉冲击力表现航天速度。但指导老师顾欣提出了关键建议:能不能换个视角?不是从地球看飞

取消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