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视频
搜索

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热门

活动

直播
资源中心

科普专栏


详细内容

我国科学家成功定位抑郁症相关细胞“坐标”

时间:2025-03-21     作者:刘园园【转载】   来自:科技日报

记者3月20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杨剑课题组利用一种新方法,绘制出将疾病与相关细胞分布关联起来的“导航图”,并成功定位了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复杂疾病的相关细胞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成果当天在线发表于《自然》。

与抑郁症相关神经细胞在食蟹猴内侧前额叶皮层深部的分布。


过去,全球科学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成功鉴定出大量与复杂疾病和人体特征相关的遗传变异。但该技术无法解释,这些变异如何通过人体中哪些特定的细胞,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理论上,每个细胞都对应一组活跃表达的标签基因。这组基因就像是细胞的身份证,反映了细胞的类型、状态、空间位置等信息。”杨剑介绍,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注意到近年来逐步成熟的新技术——空间转录组。GWAS将复杂疾病与特定基因关联起来,而空间转录组技术则将特定基因与细胞位置关联起来。

于是,研究团队试图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将两种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基因为桥梁,将复杂疾病与细胞位置对应起来。

基于公共数据库中的大脑空间转录组数据,经过反复修改与调试,他们研发出一个创新性的数据分析模型,并将其命名为“gsMap”。该模型就像一张可以追踪疾病相关细胞的“导航图”。利用它,不仅能够识别复杂疾病所对应的细胞类型,还能“定位”到这些细胞在人体中的位置。

“借助gsMap,我们发现,不论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抑郁症,都与谷氨酸能神经元有显著关联。但在对应不同疾病时,它们的分布位置是不同的。”杨剑说。

三张图片从左至右分别为:与智商、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相关神经细胞在成年小鼠大脑中的空间分布。


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发现,与抑郁症关联的谷氨酸能神经元,集中分布在中脑和内侧前额叶皮层深部。分析显示,这些神经元表现出显著的可塑性特征:在受到特定刺激后,神经元突触会表现出较为灵活的变化,既可以互相连接,也可以互相断开。

不仅如此,活跃在这个位置的基因,与精神药物靶向的基因重合度较高,是其他大脑皮层区域的16倍,突显了该脑区在抑郁症干预和靶向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此外,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的谷氨酸能神经元,集中分布于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域,这些位置与智商相关的细胞位置非常接近,甚至存在重叠。

(西湖大学供图)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