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视频
搜索

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热门

活动

直播
资源中心

科普专栏


详细内容

我科学家命名两类新的恐龙属种

时间:2025-04-10     作者:刘垠 陆成宽【转载】   来自:科技日报

恐龙化石又有新发现!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汪筱林、周忠和团队联合国家自然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对在中国辽宁西部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两件保存完好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命名了两类新的恐龙属种,在中华鸟龙科(原“中华龙鸟科”)下建立一新种:凌源中华鸟龙,以及一新属新种:中国华诞龙。

依据中国华诞龙腹腔内保存的哺乳动物胃容物化石,以及中华鸟龙科不同物种的头骨形态差异,研究团队首次系统阐释了该科物种的生态分异现象,并探讨其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潜在联系。该成果近日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

中国华诞龙(左)和凌源中华鸟龙(右)复原图。赵闯绘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提供


此次研究的两件标本均产自辽宁凌源大王杖子地点距今约1.25亿年前的下白垩统义县组湖相地层,分别发现于2000年和2004年,标本保存精美,软组织和胃容物都保存。

凌源中华鸟龙与原始中华鸟龙的区别包括上颌骨极度低长;上颌骨的颧骨支极长,与口鼻部的长度接近;上颌骨孔非常大,与外鼻孔大小接近;坐骨末端缺失坐骨脚。中国华诞龙的鉴定特征包括上颌骨的眶前凹前缘和上颌骨的前缘之间具有一个椭圆形凹陷;齿骨后腹部呈“U”型分叉,形成了一个小的外下颌孔;后部颈椎的椎体强烈前后拉伸;前部背椎椎体侧面有小的侧凹;乌喙骨内外侧向拉长,而不像其他兽脚类恐龙那样呈椭圆形;坐骨闭突占坐骨全长的70%等。

据悉,中华鸟龙科虽然物种较少,但在热河生物群义县组发现的几个物种展现出三种生态类型,表现出明显的生态分异,这一现象在中生代其他恐龙动物群很罕见。研究显示,华北克拉通的破坏在早白垩世的华北和东北形成了许多小型且孤立的裂谷盆地,这些盆地可能造成了陆生物种的不均匀分离,阻碍了物种间的混合,并加剧了物种间的竞争。这些孤立裂谷盆地中物种竞争所导致的选择压力,可能是热河生物群兽脚类恐龙分异度极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