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视频
搜索

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热门

活动

直播
资源中心

科普专栏


详细内容

我国科学家定名墨脱树蛙 纠正国际分布误识

时间:2025-05-30     作者:杨宇航【转载】   来自:科技日报

日前,我国科学家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树蛙物种——墨脱树蛙。这一研究成果由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南大学、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广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共同完成,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动物系统学与进化》上。

发现于西藏墨脱县的全新树蛙物种——墨脱树蛙。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研究团队在素有“西藏秘境”之称的墨脱县,于海拔500至1700米的山区开展深入调查。最初,这些树蛙个体被归为已知的“双斑树蛙”。然而,通过严谨细致的形态学特征比对和尖端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科学家们揭开了其“隐藏身份”——它们实际上代表着一个从未被科学界认知的全新物种。

墨脱树蛙体形中等,成年体长介于31.6至55.5毫米。其体色变化丰富,背部呈现红褐色或灰绿色。该物种拥有鲜明的辨识特征:吻部尖端具有独特的皮肤突起物,身体两侧分布有黑色斑点,胫跗关节位置生有醒目的三角形肤褶。这些特征组合使其区别于其他已知树蛙类群。

林芝市墨脱县海拔500—1700米的山区发现全新树蛙物种——墨脱树蛙。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摄


此项研究的科学意义远超新物种命名。团队通过深入的比较研究和分子数据分析,清晰揭示了墨脱树蛙与真正的双斑树蛙(R. bipunctatus)之间在形态结构和遗传谱系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尤为重要的是,基于分子证据对双斑树蛙地理分布的重新评估,彻底修正了国际学界长期以来的认知:确认双斑树蛙的实际分布范围仅限于印度北部和缅甸中西部地区,而非此前普遍认为的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多地。这一发现对全球两栖动物区系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墨脱树蛙的发现与科学描述,不仅丰富了中国两栖动物资源宝库,在世界生物多样性版图上刻下新的中国印记,更是深入解读喜马拉雅山脉这一生物演化“热点区域”独特生态密码的宝贵新线索。其研究成果,为西藏自治区制定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措施提供了关键的本底资料和决策依据,也标志着我国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为理解喜马拉雅地区独特的生物演化历程提供了关键性线索。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