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这台机器人能像缝纫机穿针引线一样,将比头发丝还细的柔性电极精准植入动物大脑,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柔性脑皮层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植入式脑机接口是一个高度交叉的领域,涉及电极、芯片、脑外科、人工智能、神经解码等多种关键技术,需要多学科协作创新和集成攻关。“现在的植入式电极已经做到比头发丝还细还柔软,能大大降低植入创伤和排异反应,但要在豆腐般脆弱的脑组织里精准布线,人类医生根本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然·通讯》杂志美国私营聚变能源公司TAE Technologies与加州大学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新型核聚变装置“Norm”。该装置不仅有望将聚变功率提升至传统装置的100倍,还能将运行成本削减一半,为人类实现核聚变清洁能源梦想带来新希望。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找到让聚变反应堆发电的方法。尽管最近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聚变反应堆实现商业发电可能仍需数年时间,主要原因是效率低下以及成本高昂。研究团队表示,Norm装置通过创新性地改良场反位形(FRC)技术,在解决这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然·医学》杂志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领衔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常见且通常无害的巨细胞病毒(CMV)或有助改进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最新研究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CM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疱疹病毒,很多成年人携带该病毒但无明显症状。在健康人体内,这种病毒通常被免疫系统控制在休眠状态。然而研究发现,这种状态意外地重塑了人体内的免疫防御机制。研究团队通过对341名黑色素瘤患者的跟踪观察,首次证实CMV感染能显著增强免疫治疗效果。黑色素瘤如果不能及早发
粉末样品产生的图样与固体晶体不同。图片来源: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据28日《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团队创建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观察纳米晶体产生的图案来推断材料的原子结构。该成果破解了困扰材料科学界一个世纪的纳米晶体结构解析难题,有望加速新药研发、清洁能源材料开发及文化遗产研究。晶体学是理解几乎所有材料特性的最有效方法。然而,传统方法仅适用于毫米级完美晶体,面对由微小颗粒组成的粉末状纳米晶体时,现有技术仅能获得模糊的原子排列信息,导致诸多关键材料研究陷入停滞。此次,研究
高桥淳和同事正在观察由iPS细胞生成的神经组织簇(右侧放大图)。图片来源:《自然》杂志2006年,干细胞科学家山中伸弥因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此成果基础上,日本各地研究人员正在将细胞培育成视网膜条、心肌片或神经元团,以期治疗失明、修复心脏和逆转神经退行性病变。早期临床试验表明,这些细胞或许真的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或脊髓损伤等不同的病症。如今,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和重重挫折,日本希望把这些疗法推向市场。据《自然》杂志报道,全球正在进行的iPS细胞临床试
中山大学教授刘小平、罗明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韬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冷暖翻转的新现象,即气温在几天内由异常偏暖快速转变为异常偏冷,或由异常偏冷快速转变为异常偏暖的极端事件。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气温冷暖急剧交替的“过山车”式变化给社会和生态系统的适应与缓冲时间极短,其影响可能比单一异常偏暖或偏冷事件更为严重。研究团队构建了识别和表征极端气温冷暖翻转事件的方法体系,综合分析了多套气象观测、再分析和气候模式模拟数据,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经过初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科技新闻网 深圳科普网 山西科技展教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