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视频
搜索

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热门

活动

直播
资源中心

科普专栏


详细内容

mRNA“戴帽”后能多产两百倍蛋白质,提供治疗癌症和蛋白质合成异常疾病新思路

时间:2025-02-26     作者:张梦然【转载】   来自:科技日报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名为“内部帽启动翻译”(ICIT)机制的创新研究。该机制下的仿佛戴着帽子的mRNA可产生200倍以上的蛋白质,为治疗癌症和蛋白质合成异常疾病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为mRNA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还揭示了通过长链非编码RNA和mRNA相互作用调控翻译过程的可能性,预示着未来可能产生更多基于此机制的新治疗方法。

新型mRNA产生200倍以上的蛋白质。图片来源:日本名古屋大学

与传统的线性mRNA相比,环状mRNA因其稳定性和减少炎症反应而被视为新一代mRNA疗法的重要候选者。然而,环状mRNA在体内的翻译效率较低,成为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研究团队此次将一个内部帽结构引入到环状mRNA中,成功克服了这一挑战。这种结构绕过了对较长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序列的需求,显著提高了蛋白质合成效率。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方法合成的蛋白质量,比使用IRES序列的环状mRNA高出200倍,并且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在传统mRNA结构开始降解后依然有效。

为了验证其效果,团队还设计了一种针对肝癌细胞的环状RNA。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区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并在癌细胞中诱导大量特定蛋白质的合成,这为进一步开发无副作用的选择性靶向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

这项技术具有巨大潜力,可以用于开发精准医疗方案,包括抗体疗法、基因组编辑和蛋白质替代疗法等。特别是对于由异常蛋白质合成引起的疾病,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这项新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加稳定和长效的解决方案。此外,ICIT机制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控制蛋白质翻译,为癌症和其他组织特异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总编辑圈点

人造RNA分子可以钻进人体细胞,分泌设定好的特种蛋白质,从而治愈一些先天疾病和癌症。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在环状RNA结构内加装“启动引擎”,让蛋白质生产效率提升200倍;且RNA降解之后,这一结构还能持续工作。新的成果标志着mRNA治疗从不稳定向稳定长效跨越了一大步。不仅如此,实验还证明,新的环状RNA可以选择性地只激活癌细胞内的蛋白质生产,为开发不伤害正常细胞的抗癌靶向药提供了基础。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