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视频
搜索

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热门

活动

直播
资源中心

科普专栏


详细内容

细胞新图谱揭示关键DNA对癌症进化的作用 有助研发更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疗法

时间:2025-06-19     作者:张梦然【转载】   来自:科技日报

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称,他们“绘制”了一种创新细胞图谱,首次揭示了癌症进化中一个极其关键角色——“染色体外DNA”(ecDNA),其可预测突变的致癌基因如何重塑DNA结构,进而改变肿瘤微环境。这项成果为未来精准医疗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有望为癌症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领导这项研究的主要人员。图片来源: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

过去十年间,科学界逐渐认识到一种曾被忽视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外的小型DNA分子在癌症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些ecDNA的环状结构违反了传统生物学规律,成为驱动癌症发生与演化的强大引擎。

新研究揭示了不同ecDNA之间相互作用的新机制。更重要的是,当ecDNA与某些致癌因子(如EGFR蛋白或肿瘤抑制蛋白p53)共同存在时,会引发肿瘤微环境的缺氧状态,而这种低氧环境与癌症进展、治疗耐药性以及临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此次研究结合了空间转录组学(对DNA活性进行测量与图谱绘制)和基因组数据,成功识别出源自同一祖先但获得额外突变的不同细胞群落。这些细胞的空间分布图,有助于揭示肿瘤的演化路径。这一系列新发现为精准医疗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推动了创新技术应用,从而实现更优疗效、更低副作用的治疗目标。

团队通过对少量胶质瘤样本(发生在大脑或脊髓中的肿瘤)进行批量RNA测序、肿瘤/正常DNA测序及空间转录组学分析,识别出肿瘤微环境中的共性特征与独特模式,构建出了这个可供其他科研团队参考的整合分析框架。

现阶段研究主要聚焦于几种类型的脑癌,但所展示的空间转录组学方法和基因组测序技术,有朝一日将广泛应用于各类癌症的个体化治疗中。

团队表示,癌症及其治疗从来不是“一刀切”的问题。理解ecDNA在可遗传与非遗传细胞附近的分子行为,有助于揭示潜在的治疗靶点,并可评估癌症复发的风险。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