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视频
搜索

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热门

活动

直播
资源中心

科普专栏


详细内容

全国科普月 | 导航靠地磁,回家凭恋巢——九三阅兵“万羽归巢”和平鸽背后的科学密码

20259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8万羽和平鸽伴着彩色气球一起飞向天空,定格成为一幅美好和谐的画卷,传递着对和平的礼赞。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的鸽子。(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这些鸽子从哪里来?为什么它们能做到精准回家、不会迷路?鸽子又是怎样成为“和平使者”的?中国科协之声编辑部特邀国家动物博物馆首席科普专家、原馆长孙忻,请他来科普和平鸽的“前世今生”。


从“寻常百姓家”飞入庆典的和平鸽

在庆典上飞舞的这8万羽和平鸽,都来自“寻常百姓家”,由北京市信鸽协会从民间鸽友中征集而来。“和平鸽的征集有一些‘门槛’,”孙忻介绍,“一是必须是信鸽协会的会员;二是有正规足环,这是信鸽身份的证明;三是确保鸽子是健康的个体。”满足了这三个条件,经过健康筛查和系统训练后,这些鸽子才能成为“入编”的和平鸽,每只参与阅兵活动的鸽子都会配发纪念足环和荣誉证书。鸽友们也很乐意参与,自家鸽子能参与“九三阅兵”这样重大的活动,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9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鸽子。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信鸽具备极强的恋巢性和导航能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一般认为这是综合作用的结果,科学家发现鸽子的喙上方有磁受体,也就是一些含铁物质,从而实现定位导航。但后来又有研究发现,它们感受磁场与视觉系统中的隐花色素CRY蛋白有关。通过感受地球磁场,鸽子可以实现定位导航。


此外,太阳对鸽子的认路能力也有很大影响,太阳黑子的活跃程度,也就是磁暴,是影响鸽子归巢的重要参数。因此,在阴天、下雨、太阳黑子活跃期等情况下,一些信鸽比赛往往就会延迟或取消。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鸽子会通过视觉记住某些特定的景物进行导航,这和人类认路的方式很像。

 

鸽子的驯化史


从野生动物到信鸽、赛鸽,鸽子驯化史非常悠久。


“一些证据表明,现代家鸽起源于西亚,也就是两河流域。”孙忻介绍。


现代家鸽的直系祖先是野生原鸽,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储存的谷物吸引了鸽子的到来,这种聪明的鸟类逐渐适应了与人类共处的生活。孙忻介绍:“人类发现鸽子具有强烈的恋巢性,即使放飞也会返回。”正是这种恋巢性,让鸽子成为了人类最早的信使。


在我国,“飞鸽传书”早有记载。《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传书鸽》这样写道:“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寄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说

 

《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一记载:今人驯养家鸽通信,皆非虚言也,携至外数千里,纵之,辄能还家。蜀人以事至京师者,以鸽寄书,不旬日皆得达,及贾人舶船浮海,亦以鸽通信


由此可见,信鸽作为“空中邮递员”,是古代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战争年代,鸽子更是立下汗马功劳。“鸽子在战场上传递信息,是真实发生过的。”孙忻说,“一战和二战期间,信鸽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一战期间,一只名为雪儿·阿米(Cher Ami)的信鸽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穿越炮火传递信息,成功拯救了上百名士兵。


二战中,4个月大的信鸽“森林汉”带着情报飞越山川丛林,飞行360多公里后,及时将情报送达了盟军指挥部。“森林汉”死后,遗体被制成标本,放在博物馆内供后人参观。

 

鸽子是怎样成为和平使者的?


鸽子作为和平象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西方传说中,人类曾遭遇洪水灾难,洪水退去后,诺亚放出一只鸽子,鸽子衔回橄榄枝,于是诺亚知道灾难已经过去,人类可以走出方舟了。”孙忻说,“所以鸽子也就成了和平的象征。”


而现代和平鸽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与奥运会有很大关系。孙忻介绍,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上,第一次放飞了和平鸽。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官方档案,此后的奥运会都保留了和平鸽元素,有时是实物放飞,有时则以艺术形式表现。


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数百名小朋友手持和平鸽模型灯笼表演。(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国内第一次相对大规模地放飞和平鸽,是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上。”孙忻介绍,“在那之后,一些盛大节日庆典,会设置放飞和平鸽的环节,寓意和平和希望。”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10万羽和平鸽振翅高飞,这些鸽子就是从北京全市鸽友处征集来的。每只参与庆典的鸽子都会获得纪念证书,成为它们与主人共同的荣耀。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的和平鸽(图片来源于中国信鸽协会)


现代城市中的共生之道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与鸽子的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欧洲许多城市,广场鸽成了一道风景线,但也带来了粪便污染、建筑腐蚀等问题。鸽子争斗也很厉害,并不是真正和平的动物孙忻坦言。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中国城市的鸟类多样性显著增加。北京的鸟类已经超过530种,占全国三分之一孙忻欣慰地说。这种变化得益于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效。2025年中国科协年会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专题论坛,进一步推动公众科学与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

 

观鸟活动作为一种自然教育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硬科普效果较差,亲身观察才是最好的教育。孙忻表示。通过望远镜观察鸟类的行为,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自然之美。如今,中国观鸟人群不断扩大,每年爱鸟周活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都吸引了大量公众参与。

 

正在观鸟的年轻人们。(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正如孙忻所说我们不需要用动物刻意去点缀城市,而是应该让自然回归城市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美。

 

从古老的信使到现代的和平象征,鸽子与人类共同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旅程。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正在学习如何与这些天空的使者和谐共处,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