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视频
搜索

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热门

活动

直播
资源中心

科普专栏


详细内容

模仿袋鼠的护理

时间:2025-11-03     作者:关雁龙【原创】   阅读

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幼崽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创新同袋鼠有什么关系呢?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一家医院,自1999年以来就采用“袋鼠法”取代传统的暖箱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效果奇佳,夭折率降低了30%。这种护理的优点是:1.因母体温度比暖箱温度变化小,早产儿的心跳和体温能够保持平衡。2.母婴皮肤的接近有助于哺乳期的延长。3.由于同母亲的亲近,减少哭闹次数,有助于婴儿体重的增加。4.经济实用,减少开支。这种创新的护理方法就是对袋鼠的模仿。

对我们的创造即人为人造的事物进行模仿,比如用同样的材料、工具和方法模仿自行车设计制造出一样的自行车,这种模仿不是创新,叫仿造。对创造我们的世界的创造即自然界的事物进行模仿,比如模仿袋鼠育崽设计的“袋鼠护理法”,这种模仿才是创新。

人类在文明进步中,不断从创造我们的世界的创造即自然界的事物中受到启示。相传公元前3000多年,我们的祖先有巢氏模仿鸟类在树上营巢,防御猛兽的伤害。春秋战国时,鲁班仿一种能划破皮肤的带齿草叶发明了锯。西汉时期,有人用鸟的羽毛做成翅膀,从高台上飞下来,企图模仿鸟的飞行……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人类模仿青蛙在水中的运动姿势,创造出既省力、又快速的游泳动作——蛙泳。

人类的智慧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与认识上,而且还运用人类独有的思维和设计能力模仿创造自然界的事物。看到鱼在水中游,人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古人观察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架上木桨,在反复观察、模仿的实践中,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掌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

人与人之间感兴趣的是别人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人们对自然界感兴趣的是自然界能做到人做不到的事。模仿激发了人们对模仿对象深入探索的兴趣,探索中发现,人们在技术上遇到的许多难题,自然界早在千百万年前就已解决。例如,雷达和声纳是人类的重大发明创造,但是,远在地球上出现人类之前,蝙蝠、海豚早已对“回声定位”系统应用自如。鱼类的沉浮系统比人类发明的潜水艇要简单得多、巧妙得很。人们发现自然界创造的事物,尤其是生物具有的许多功能及其性能,优化的程度为当前的人造事物望尘莫及。对生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推动了对生物系统的机制、结构和性质的研究,为工程技术提供了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创新思路,并成为一门前途无量的学科——仿生学。

仿生成为人类重大发明创造的源泉。仿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个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设计仿生光解水的装置,可获得大量的氢气。仿贝壳修造的大跨度薄壳建筑,仿股骨结构建筑的立柱,既消除应力特别集中的区域,又可用最少的建材承受最大的载荷。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生物是人类学习创新、不断创新的最好导师,模仿生物之长是人类永久的课题。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