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记者28日凌晨从清华大学获悉,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成功观测到新型“热”拓扑边缘态,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开辟了新路径。这一成果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上。该研究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邓东灵研究组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研究员郭秋江、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浩华团队等合作开展。有限温度拓扑边缘态示意图。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是凝聚态物理中的新奇物态,因其能抵抗特定对称性扰动,在量子信息领域极具潜力。然而,它极易受热噪声干扰,通常仅在绝对零度的理想环境下存在。如何在热扰动环境中寻
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一种新奇量子物态——新型“热”拓扑边缘态,破解了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易受热噪声干扰的难题,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这项研究成果由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教授团队、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研究员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邓东灵长聘副教授团队共同完成,并于8月2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拓扑边缘态指在一个量子系统中,束缚于系统边缘且能够抵抗特定对称性扰动的稳定量子状态。拓扑边缘态很容易受热噪声干扰,通常仅存在于绝对零度的理想环境。在一个多粒子的
地球大气氧含量是如何从无到有达到富氧状态,并驱动生命起源演化、改善行星宜居性的?记者27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研究人员携手中外科研机构同行,通过建立高分辨率硫酸盐叁氧同位素数据记录,结合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定量分析,揭示了地球大气由无氧向富氧转变的阶段性演化历史和控制机制。该研究为理解地球生命起源与演化和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关键的地球化学示踪指标和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在沉积碳酸盐岩内,微量硫酸根中的叁氧同位素(Δ17O)可以连续记录大气氧独有的非质量依赖氧同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距离地球约1.3亿光年的大熊座方向,探测到一次异常明亮的快速射电暴(FRB)。这是迄今记录中最接近地球的FRB之一,被描述为发生在地球“家门口”。同时其也是亮度最高的一次,获得了“有史以来最亮射电暴”的非正式称号。相关研究发表于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此次探测到的“有史以来最亮射电暴”。图片来源:丹妮尔·富特塞拉/美国科学促进会官网快速射电暴是一种无线电波闪光,持续时间仅数毫秒,亮度却能在瞬间超过其所在星系中所有其他射电源的总和。这类信号如此强烈,即
据27日《自然》杂志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化学家通过模拟早期地球的条件,首次实现了RNA与氨基酸的化学连接。这一难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如今,这一突破性成果为解答生命起源中“蛋白质如何合成”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大棱镜彩泉,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最大的温泉。图片来源:弗兰克·科瓦尔切克/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建单元,而蛋白质是生命的“主力军”,几乎参与所有生物过程。然而,蛋白质无法自我复制或合成,它们需要“说明书”,而这一说明书由RNA提供。RNA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的近亲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分布式智能微机器人“smartlets”,其可在水中通信、互相响应与协同作业。该成果被视为微机器人系统迈向智能协作的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学》杂志。单个Smartlet机器人。图片来源: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这些机器人受折纸启发,采用柔性制造工艺,以智能折叠电路材料为基础,使平面电子系统能自主卷曲并折叠成中空的微型立方体,具备内外双重功能。这种结构不仅扩展了表面空间,可容纳太阳能收集器、计算单元和光信号系统,还支持内外表面的交互与运动。Smartlet制备流程示意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科技新闻网 深圳科普网 山西科技展教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