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恢复四肢缺失或瘫痪人士的行动能力,然而,现有的仿生肢体并非尽善尽美。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工程师罗伯特·冈特表示,要想真正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关键在于恢复他们对触觉和温度的感知功能。英国《自然》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科学家目前正竞相赋予仿生肢体的真实感觉。为此,他们在工程技术领域不断钻研,对感觉运动系统的理解也日益深入。也有专家提醒,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人们还应关注脑机接口和高科技假肢涉及的伦理和安全问题。皮内植入物帮助英柏瑞控制机械手臂。图片来源:《自然》网站编码数据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影响能量的利用,从而进化出更大的大脑。 图片来源:美国西北大学人类的远古祖先露西,生活在300万至400万年前。尽管露西的外貌已初具现代人类的雏形,且掌握了直立行走的技能,但她与现代智人之间仍存在着一个显著的鸿沟:现代人的大脑体积是露西大脑的3倍有余。想象一下,一头成年猪的大脑重量在80—180克之间,做成脑花一碗就能装得下。而一个成年人大脑平均重量约为1300—1400克。这不得不让人们想到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为何人类的大脑会进化得如此庞大?科学家早已知晓,脑组织是人体中耗能最高的组织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利用美国甚大天线阵(VLA),来自该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揭示快速射电暴的持续射电对应体光变性质。这为理解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弄清快速射电暴暴周物理环境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 快速射电暴是来自宇宙的短暂而强烈的射电爆发,其在千分之几秒内能够释放相当于太阳一整年辐射的巨大能量。自2007年被发现以来,快速射电暴成了天文学领域重大热点前沿之一。 “尽管目前已有超过800个快速射电暴被发现,但它们的起源和辐射机制仍然是未解之谜。极少数快速射电暴除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创新的工具——由单一DNA分子折叠成的四指微型“手”。其被命名为NanoGripper。这个纳米级别的“手”不仅能高效地捕捉病毒,实现高度敏感的快速检测,还有潜力阻止病毒入侵细胞,避免感染发生。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上。NanoGripper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类的手掌和鸟类的爪子。它拥有四个可弯曲的手指和一个手掌,全部由同一块DNA材料通过复杂的折叠技术制成。每个手指都设计有三个可弯曲的关节,弯曲的程度和角度可以按需调整。手指上装有特殊的DNA适体(一种小分子)
圆叶牵牛花 视觉中国供图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物种的“跨界旅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频繁。一些物种或以食物形式悄然出现在我们的餐桌,或成观赏植物走进公众视野,或成另类宠物满足饲养者独特的审美,而人们往往对其外来入侵物种身份一无所知。即日起,本报推出“生态‘刺客’”栏目,揭开圆叶牵牛等10种常见“入侵杀手”的真面目。==============================生态“刺客”近日,“百雀羚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话题冲上热搜,禁用原料为圆叶牵牛提取物。不少人疑惑:圆叶牵牛到底是什么?美丽的绞索秋日,在原野上,我们偶尔会
视觉中国供图当下,大语言模型似乎具备了与人交流对话的能力,不仅如此,大语言模型还能飞速完成很多人类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完成的文字生成任务,比如,写篇总结文章、作首诗、写段Rap。然而,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却引起了很多争议,近两年来的很多测试显示,大模型在计数、符号推理、算术推理、子集求和、几何推理等方面的表现都不理想。反复“刷题”,或导致数据污染为了提高大模型的推理能力,Open AI发布了一个名为GSM8K的数据集,这个由人类写手创造的数据集包含了8000多个小学数学问题和答案,其中有7473个训练问题和1319个测试问题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科技新闻网 深圳科普网 山西科技展教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