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商铺
  • 视频
搜索

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热门

活动

直播
资源中心

科普专栏


山西科普 > 科普资讯

科普资讯
  • 新显微镜技术清晰重现大脑复杂网络,分辨率比传统的光学镜高16倍

    人脑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不断处理着各种信号,使人们能够认知、思考、回忆或进行身体活动。要理解这个复杂的网络,就需要精确观察这些神经细胞是如何排列和连接的。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ISTA)和谷歌研究院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型显微镜技术“LICONN”(基于光学显微镜的连接组学),为揭开大脑奥秘提供了助力。相关论文5月7日发表于《自然》杂志。谷歌研究的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预测神经元结构及其在脑组织内的位置。图片来源:英国《自然》网站LICONN能够重现脑组织以及神经元之间的所有突触连接。它利用标准光学显微

    2025-05-12 0 0 0 0
  • 超导会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想象一下,未来超导可能如何影响人类生活?晨光中,城市道路行驶的汽车,正通过地下的超导无线充电设备实时补能。搭载超导推进系统的电动飞机掠过江面,向远处飞去。超导磁悬浮列车以时速1000公里平稳行驶,北京至上海只需一个多小时。列车驶出隧道,从车窗向外看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超级农田尽收眼底,悬浮在上空的聚变光球,源源不断地为作物提供能量,昔日荒漠变成绿色粮仓……从可控核聚变的无限能源,到电动飞机的绿色革命,超导以其神奇的物理特性,改变科技和生活。可控核聚变可控核聚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被许多国

    2025-05-12 0 0 0 0
  • 宇宙浩瀚无垠 地外生命难寻 AI“助手”加入天文研究行列

    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似乎是科学界最迷人又难解答的问题之一。宇宙浩瀚,看似生命存在的机会众多,但恒星之间距离遥远,寻觅生命如大海捞针。过去,科学家依靠传统观测手段和理论模型,苦苦搜寻生命迹象却毫无进展。如今,太空与地面望远镜不断收集海量天文数据,规模与复杂度远超人类处理能力。传统探索手段也面临困境,超精密建模和模拟在处理复杂天文数据时,常显得力不从心。随着科技发展,一种全新的“助手”——人工智能(AI),正逐渐崭露头角,为这一领域带来新的希望与可能。代理型AI“投身”行星样本研究英国《自然》

    2025-05-12 0 0 0 0
  • 磁性超材料结构调整能改变特性 有望用于生物医学和软体机器人

    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实验证实,只需调整内部磁体排列或施加外部磁场,就能改变磁性超材料的力学和结构特性。这一成果有望为生物医学、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近的《先进材料》杂志。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先进材料》杂志超材料作为人工设计的智能材料,能够实现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如负折射率、负磁导率等)。研究团队创造性地将微型柔性磁体排列成旋转的菱形阵列,通过动态调整磁体分布或施加外部磁场,可使磁性超材料整体展现出可调控的刚度与

    2025-05-12 0 0 0 0
  • 合成生物学获里程碑进展——AI设计出特定类型细胞“基因开关”

    《细胞》杂志5月8日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西班牙基因组调控中心团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设计出一种合成DNA序列,可作为“基因开关”,控制哺乳动物特定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这一进展堪称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被AI设计生成的增强子激活的细胞。图片来源:西班牙基因调控中心这项技术可根据特定需求,从零开始“创作”自然界中不存在的DNA片段。团队训练AI模型预测合适的DNA字母组合(A、T、C、G),以实现特定细胞类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例如,可以让干细胞开启某个基因,从而发育成红细胞而不是血小板。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约2

    2025-05-12 0 0 0 0
  • 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我国科学家全球首创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

    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这幕听上去颇具科幻感的画面,正在东南大学上演。5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团队发布全球首创的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该技术直击建筑行业高能耗痛点,以水泥为载体开辟全新能源路径,有望重塑未来建筑与能源格局。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超50%。同时,光伏发电受天气制约、储能成本高昂。针对这些问题,东南大学团队研发出N型热电水泥和P型热电水泥两种自发电水泥基超材料,试图将水泥从“能源消耗者”变为“能源综合体”。东南大

    2025-05-12 0 0 0 0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

  



技术支持: 苍鼎天下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