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人类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美国东部时间3月31日晚上9点47分(北京时间4月1日上午9点47分),四名跨界宇航员驾驶搭乘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开启人类首次直接飞越地球两极的太空之旅。这是人类首次载人绕地球极地飞行任务,被称为“弗拉姆2号”,名称灵感来源于20世纪初挪威的极地探险船“弗拉姆号”。任务中,四名宇航员将进行一系列实验,从在轨道上拍摄极光,到测试小型航天器使用的紧凑型运动器材,再到在微重力环境下种植平菇,以及首次在太空拍摄X光片,涵盖多个领域。在“弗拉姆2号”任
新设备可将大脑中言语活动实时转换成有声词汇。图片来源:英国《自然·神经科学》在线版英国《自然·神经科学》3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一项新脑机接口技术,其可将大脑中言语活动实时转换成有声词汇,即能让实时意念“说话”。该技术可以帮助失语者重拾实时流畅交流的能力。当前面向言语的脑机接口一般在个人无声地尝试说话与计算机的有声输出间会延迟几秒,无法实现流畅清晰的交流。这会在聆听者与说话者之间造成交流不畅和困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此次开发了一款无声脑机接口,并将它植入了一名47岁四肢麻
食用常见的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会刺激大脑发出与饥饿感相关的信号。图片来源:parade.com美国南加州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广泛使用的无热量甜味剂三氯蔗糖,可能会干扰大脑对能量摄入的感知机制进而增加肥胖风险。这项发表于新一期《自然·代谢》期刊的研究发现,与食用糖相比,三氯蔗糖显著激活下丘脑这一调控食欲与代谢的关键脑区,同时改变大脑区域间的沟通方式,尤其会引发肥胖者更强烈的饥饿感。许多人选择代糖来减少热量摄入,但甜味剂是否真的有助于调节体重?摄入后身体和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为解答这些问题,研究团队设计了随机对照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携手,利用DNA分子自组装技术,首次实现了三维纳米电子器件的自主构建。相关研究论文3月28日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从二维到三维能显著增加电子产品的密度和计算能力,这一新工艺也有助于开发受大自然启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例如,模仿人脑天然三维结构的电子器件,在运行模仿人脑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效率有望优于二维架构。现有电子制造工艺如同精密切割钻石,可通过电子束在材料表面逐层雕刻出电路。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不仅耗能巨大
示意图显示扫描磁显微镜置于两个不同的样品上方。一个样品仅表现出表面超导性,而另一个样品则表现出常规超导性。图片来源: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人员在二硒化铌薄膜中发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超导转变。当这些薄膜的厚度薄于6个原子层时,超导性不在整个材料中均匀分布,而是局限于材料表面。这一发现颠覆了先前的假设,对于理解超导性以及开发先进的量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研究人员对由二硒化铌制成的薄膜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是一种特殊的层状超导材料,可被精确组装成厚度只有几个原子
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我国科学家牵头构建出多星组网地表太阳辐射高精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相当于给地球表面装上了“阳光扫描仪”,可精确监测近全球尺度的地表太阳辐射变化,为清洁能源利用、农业估产、气候变化应对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创新》杂志。多星组网地表太阳辐射观测(GSNO)系统及成果图。空天院供图地表太阳辐射就是地面接收到的太阳光,包含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不同波段。它不仅为地球生物提供生存能量,还直接影响天气变化、农作物生长和太阳能发电等。卫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科技新闻网 深圳科普网 山西科技展教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