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伴随着申遗成功的喜讯,贺兰山下伫立近千年的西夏陵重回大众视野。然而,当夕阳掠过残碑断碣,光影流转间,它既映照出历史沉淀的肌理,也显露出岁月剥蚀的印痕。2025年7月10日在宁夏银川拍摄的西夏陵1号陵与2号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值得庆幸的是,这座考古遗存正在与现代科技对话——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启用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大型数字库……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多个部门后深切体会到:当科技力量融入西夏陵守护时,那些在时光中渐失的光彩会重焕生机。多重手段探结构早在西夏陵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力冲刺之际,科技工
桁架链接自组装形成四面体。图片来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当前的机器人通常采用封闭式结构,其身体不具备生长、自我修复或环境适应能力。然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能够通过吸收周边环境中的材料或其他机器人部件实现物理“生长”“自愈”和自我改进的新型机器人系统。这项被称为“机器人新陈代谢”的创新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标志着人们向着可自我维持的机器人生态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未来自主机器发展开辟了全新方向。研究团队表示,真正的自主性不仅意味着独立思考,更应包括身体上的自我维持能力。就像生
HOPS-315,由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拍摄(橙色表示从中心恒星吹出的一氧化碳,蓝色表示一氧化硅)。图片来源:英国《自然》网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首次精准捕获到太阳系外一个新生恒星及其行星系统形成的“起点时刻”现象。他们借助欧洲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望远镜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观察到第一批行星形成物质(刚开始凝固的高温矿物)的诞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如此早期的阶段识别出一个行星系统,为了解太阳系早期历史打开了一扇窗。这个新生的行星系统正围绕HOPS-315形成。
韦布望远镜首次捕捉到此前不可见的恒星诞生区。图片来源:NASA官网自2022年7月正式“上岗”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简称“韦布望远镜”)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宇宙观察者,持续为人类揭开遥远星空的神秘面纱……短短3年间,它已捕获约550太字节宇宙数据,催生出1600余篇重磅研究成果。它让无数璀璨星系无所遁形,捕捉到新生恒星从星尘中破茧而出的瞬间,记录了超新星爆发的壮烈余晖,甚至勾勒出完整星系的精妙骨架。更令人惊喜的是,它还为人类重新描绘了太阳系的认知图景。宇宙演化速度远超想象韦布望远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6日报道,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与商业教学实验平台MobLab的科学家携手,研发出名为“行为基础模型”(Be.FM)的新型人工智能系统。该AI模型是首批专注于人类行为预测、模拟与推理的专用AI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社会科学研究网络预印本服务器。与传统依赖通用文本训练的AI不同,Be.FM采用行为科学专属数据集进行训练。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约2万名调查对象及数千项科研数据的行为数据库,使模型能够深度解析人类行为背后的动因,其在四种应用场景展现出卓越性能。该模型具备精准
据《自然》杂志16日正式发表的论文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团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中,首次在一种重子类的衰变复合亚原子粒子中观测到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现象。这一效应被称为电荷—宇称联合(CP)对称性破坏,此前已有理论预测,但在重子中从未被观察到。此次实验验证尤为重要,因为重子构成了可观测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有助为人们解答为何在当前宇宙中,物质占据了主导地位。宇宙学模型认为,物质和反物质在大爆炸中等量产生,但在今日的宇宙中,物质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不平衡被认为是由于物质和反物质行为差异造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科技新闻网 深圳科普网 山西科技展教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