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11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CRAFT)关键子系统——离子回旋加热系统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标志着我国在高功率射频加热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供图离子温度是聚变堆“点火”的关键参数。在氘氚聚变反应中,离子温度需达到上亿摄氏度并自持燃烧,离子回旋可直接加热等离子体中的离子,有效提升反应概率,但其波源核心器件长期受国外垄断制约。CRAFT项目团队
美国航天局10日表示,美“毅力”号火星车去年在火星耶泽罗陨石坑一处古老干涸河床采集到一块岩芯样本,可能保存着远古微生物生命存在的证据。相关论文当天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据介绍,这一岩芯样本被命名为“蓝宝石峡谷”,来自“毅力”号去年7月在布赖特·安杰尔角地层探索时发现的一块岩石。“毅力”号搭载的科学仪器发现,布赖特·安杰尔角地层的沉积岩主要由黏土和粉砂组成,在地球上这类物质非常有利于保存远古微生物生命的痕迹。这些岩石还富含有机碳、硫、氧化铁和磷等化学元素。美航天局表示,“毅力”号采集的这一样本具有
太阳边缘耀斑。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据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太阳耀斑中带正电的离子温度可能比此前估计的高出6.5倍,超过6000万摄氏度。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认知,也为一个存在近50年的天文谜题提供了意想不到的答案。太阳耀斑是太阳外层大气中突然释放大量能量事件,会瞬间将太阳大气中的离子加热至千万度以上,同时释放大量X射线和辐射。这些耀斑对航天器和宇航员存在潜在危险,也会影响地球高层大气的电离层和空间天气。过去,科学界一直假设太阳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和
土卫二羽流艺术图,天空中可见土卫六和太阳。图片来源:欧洲空间局欧洲科学家研究称,在土卫二表面裂缝喷涌出的水柱中检测到的有机分子,可能并非源自其地下海洋深处,而是由土星的强大辐射作用于卫星表面冰层所形成。这一研究结果10日发表于美国科学促进会官网,让土卫二有机分子的起源问题再现争议,并对未来评估土卫二海洋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具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土卫二羽流中探测到的有机分子,被视为是其地下海洋可能支持生命存活的有力证据。科学家根据探测器数据,曾先后在羽流中确认存在氢气、甲烷、二氧化碳和复杂的有机大分子
双黑洞合并产生引力波的艺术示意图。图片来源:美国西蒙斯基金会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10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借助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双黑洞剧烈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信号,以高达99.999%的置信度,验证了斯蒂芬·霍金于1971年提出的黑洞面积定理。这一成果为量子引力理论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黑洞面积定理指出,合并后新生黑洞的事件视界(即连光也无法逃脱的边界)总面积,不小于原先两个黑洞事件视界面积之和。黑洞合并时会剧烈扭曲时空,产生被称为“时空涟漪”的引力波。2015年,LIGO首次
从2003年开始,中国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连续举办了22个科普日活动,促进了社会科普工作的蓬勃开展。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是增进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指出,此次科普月,中央国家机关参与部门增加了30多个,全社会科普活动大幅提升,参与面大规模拓展。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倪志宇介绍,从“日”到“月”,不仅仅是活动时间的延长,更是活动内涵的重塑。科普月期间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科技新闻网 深圳科普网 山西科技展教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