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智慧科普 科普专题 品牌活动
记者从南京邮电大学获悉,该校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和辛颢教授团队,用溶液法获得大面积“铜锌锡硫硒”光伏薄膜,并以10.1%的光电转化效率,验证了无机化合物制备柔性光伏材料的产业化潜力。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9月15日在线发表相关成果。据辛颢介绍,第一代光伏材料晶体硅质地坚硬,当前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将光伏材料变得柔软、轻薄,甚至可以缝在衣服上。钙钛矿等新一代光伏材料虽然容易制成薄膜,但性能尚不稳定。在此背景下,第二代光伏材料“铜铟镓硒”重回研究人员视野。2025年9月15日,辛颢(中)和学生探讨优化
记者9月15日从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宇航)获悉,力箭二号遥一运载火箭船箭分离试验和船箭模态试验近日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该型火箭首飞发射任务船箭匹配圆满收官,为发射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试飞船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介绍,此次船箭分离试验验证了船箭分离系统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系统匹配性,获取了分离冲击响应,降低冲击方案效果显著,验证了轻舟货运飞船与箭体总装对接工艺流程可行性及分离装置装配协调性,有力保障了首飞船箭联合操作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船箭分离试验顺利完成后,研制团队紧接着对力箭二号船箭组合体成
9月15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大气科学学院肖智勇团队联合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吴明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发现2009年以来月球上新增了数十处滑坡,而这些滑坡的主要“推手”,不是小行星撞击,而是月球内部产生的地震,也就是科学家所称的“内生月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月球上的滑坡监测点,黄色为疑似撞击触发的滑坡,红色为内生性月震触发的滑坡。“我们通过卫星图像对比的方法找到了月球上的新滑坡。”张吴明介绍,团队用分辨率小于1米/像素的数据,对比覆盖同一区域的前、后图像数据。研究发现,自2009年以
记者从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获悉,9月15日,该公司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海上平台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至此,该型火箭已通过首飞前最大技术考验,全面进入首飞任务的冲刺阶段。据悉,此次试车验证了一子级火箭各系统的方案正确性和工作协调性,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纪录,标志着该型火箭已初步具备“一箭多星”批量发射的工程能力,有望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竞速卡位赛”中填补国内商业火箭运力空缺,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的超大规模组网进程。据介绍,本次试车高度模拟火箭实际飞行
新型硅光子芯片可将光编码数据实时转换为卷积运算结果。图片来源:佛罗里达大学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款光基芯片,可利用光与电协同工作,高效完成人工智能(AI)中功耗极高的图像识别等任务。新型芯片能效高达执行同样任务的传统芯片10倍甚至百倍以上,有望显著缓解AI应用对电力的巨大需求,同时推动更高性能AI系统和模型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光子学》杂志。新型芯片由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半导体研究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乔治华盛顿大学合作研制。研究团队将光学元件直接集成于硅芯片之上,构建出一个借助激光与
图片来源:AI生成随着近地轨道日益拥挤,太空垃圾的碰撞风险已威胁到卫星运行和航天任务安全。日本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等离子推进器,进而提出一种创新的非接触式高效清除太空垃圾技术,有望突破现有清理方法的局限。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报告》。太空垃圾问题日益严峻,大量废弃卫星、火箭残骸,以及微小碎片正以远超子弹的速度在地球轨道上运行,对现役卫星和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团队指出,这些不受控制的碎片显著增加了人类可持续开展太空活动的风险。尽管目前多数清理方案依赖直接接触方式,但存在被碎片缠
山西科普网是一个集原创数字化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展示、科普资源库下载、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科普网站,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
合作机构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科技新闻网 深圳科普网 山西科技展教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TEL
0351—7041988
地址/ADDRESS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23号